科室导航
消化内科
消化内科是一支积极开拓、努力进去的团队,科室技术力量雄厚、临床经验丰富、专业理论扎实的消化、呼吸、肿瘤一体的科室。主要治疗: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消化道出血、幽门螺杆菌感染、肝炎、酒精性肝病、肝硬化、肝性脑病、腹水、胰腺炎、结肠炎等;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肺炎、支气管哮喘、支气管扩张、慢阻肺、胸腔积液等;各种肿瘤的诊治。胃肠镜室已熟练掌握胃肠息肉的冷切除、氩离子凝固术、内镜黏膜切除术以及镜下止血、异物取出、手术定位等技术,全面开通胃肠镜检查和治疗项目,其中包括食管、胃、十二指肠、大肠的常见疾病、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,良恶性肿瘤、胃肠道出血、消化性溃疡、憩室、大肠黑变病、肠结核、腺良性息肉、家族性息肉病、克罗恩病等疾病的胃肠镜检查和治疗。
消化内科现有主任医师1人、副主任医师2人、主治医师2人、医师1人;副主任护师2人、主管护师1人、护师4人、护士4人;分别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、宁波大学附属医院、延边医院等三甲医院消化内科、呼吸内科、胃肠镜室进修。
消化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精湛的技术、优质的服务、竭诚为广大患者的健康做努力,祝愿您早日康复。
开展新项目
使用14C呼气试验技术检测幽门螺旋杆菌。
肺通气功能检查。
结肠镜检查。
胃肠息肉的冷切除。
氩离子凝固术。
内镜黏膜切除术以及镜下止血、异物取出、手术定位。
结肠镜适应症
腹痛、排便异常、血便等腹部症状者。
在体检过程中发现大便隐血阳性者。
结肠息肉切除或需止血治疗者
结肠癌术后、息肉切除术后需复查者。
有结肠息肉家族史者。
大肠肿瘤普查。
结肠镜检查注意事项
检查前三天禁食带籽类水果(如香瓜、草莓、火龙果、猕猴桃等)粗纤维食物(如芹菜、韭菜、黄豆芽、金针菇、芝麻、串料、紫菜、海带、大枣、木耳等)。
检查前一天流质饮食(粥、面条等),一定要在晚上8点之前用完晚餐,餐后不可进食,遵医嘱服用清洗液清洗肠胃内壁,便于观察。
如有高血压病史患者,请检查当日早6点,舌下含服非胶囊类降压药物。
如一周内服用阿司匹林、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看,不能取组织做病理化验,病情允许条件下建议停药一周后在进行肠镜检查。
女性经期禁止检查。
一般患者,检查1小时后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晚上正常饮食。
取活检做病理化验患者请2小时后进食温凉易消化食物,如稀粥、面条等。
无痛肠镜检查患者必须有家属陪同,检查当日禁止驾驶机动车、登高、重要会议及精细活动。如果做了内镜下息肉切除手术,为了防止出血,手术后1周内避免运动、旅行及出差。
什么是幽门螺杆菌?
幽门螺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细菌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幽门螺杆菌(HP)是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罪魁祸首,并且于1994年,WHO(世界卫生组织)...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幽门螺杆菌列为人类胃癌的第Ⅰ类致病因子。
有如下症状,可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
胃部不适--恶心---口臭---腹痛---腹胀
幽门螺杆菌有什么危害?
幽门螺杆菌会引起口臭、口腔异味、反酸、烧心、恶心、腹胀等症状。
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。
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定义为胃癌的第Ⅰ类致癌因子。
幽门螺杆菌还涉及到许多胃外疾病,如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,且成年人自发清除率接近于零。
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
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传染性的细菌,根据流行病原学数据显示,全中国超过了一半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杆菌。在中国不同地区的感染率大概在42%-62%之间,农村人口的感染率大大高于城镇人口,研究表明,“口-口”“粪-口”是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,也可以通过手、饮用受污染的水、感染HP的人与家人的密切接触、共餐、幼儿园、学校里儿童、学生之间的接触及吃路边摊位的不洁食品等、均可引起HP的传播。